首页 >> 净水器知识>> 文章详情

成年人的饮水时间和方式

分享:
2014-06-05 20:02:42 点击数:1757 作者:邓和廉

(1)饮水最佳时段
  
  根据上述总原则,成年人一天中人体最易失水、最需补水的饮水的最佳时段为:早晨起床后,餐前二小时,餐后两个半小时,晚上睡觉前各喝一杯水(约2oomL);上班族还应增加上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各喝一杯水;老年人则应在锻炼时(晨练或上、下午锻炼时)及时补充水分。需要说明的是,饮水的最佳时间段没有机械教条的规定,应根据各人的作息时间、身体活动情况调整饮水时间。例如,早晨起床后如果正值早餐前·一小时左右,则可把“早晨起床后”和“早餐前一小时”两者合为一个时间段喝一杯水;又如,有早睡习惯的人,如果晚餐后两个半小时正值即将睡觉时间,则又可把“晚餐后两个半小时”和“睡觉前”两者合为一个时间段喝一杯水。对于上班族来讲,最好还要增加上班和下班两个时间段各饮一杯水。同样,如果正值“下班”时间段与“晚餐前一小时”时闻段重合,两者又可合为一个时间段喝一杯水。
  
  (2)理由
  
  1.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因为夜晚睡眠时的隐性出汗和尿液分泌,从尿液、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很多水分,人体一夜流失的水分大约有45omL,所以早晨起床后有时虽无口渴感,但实际身体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容易让人处于烦躁的状态,此时补充水分,既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让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还可以清洁肠胃,湿润肠道,帮助肝脏和肾脏解毒,防止便秘。
  
  2.餐前一小时空腹喝一杯水。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停昭2~3分钟,很快进入小肠,再被吸收进人血液,1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血液,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如果餐前不补充适量的水,当饭后胃液大量分泌时体液失水,可能引起血液因进食而变稠,并引起口渴,这时再喝水,就会冲淡
  
  胃液而影响消化,还会因喝水过多而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3.餐后两个半小时喝一杯水。摄人体内食物的消化主要在餐后两个半小时这个时间段内,此期体液大量补充消化液消化食物,体液消耗较大井h充体液,有利于顺利完成消化过程,纠正因食物分解导致的脱水。另外,早餐和午餐后两个半小时,均是成年人工作量和活动量较大的时闻段,通过呼吸、出汗等消耗了很多水分。根据我国成年人生活工作作息时闻,一般为上午十点左右(早餐后两个半小时)和下午三点左右(午餐后两个半小时),此时结合工闻操或会议的休息间隙喝一杯水,还有利于提高各脏器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肌肉中的乳酸,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4.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防止夜间血流缓慢时形成血栓。但对于心衰和心功能不全的人,睡前不宜大量饮水,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5.上班族上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各喝一杯水。因为从早晨起床到赶往办公室时间仓促,情绪紧张,上班后喝一杯水,有利于调整情绪;下午下班前,此时喝一杯水正值离晚餐时间1小时左右,既可防止下班路途运动量大的失水,又有利于晚餐的消化吸收。
  
  6.锻炼时及时补充水分。因为锻炼运动时,体内水的壬失加快,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可能引起体内水的不足。
  
  近几年来,国外不少学者也对不同人群的饮水时间进行了研究。
  
  例如,日本学者对晨起喝杯温开水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通过一夜睡眠之后,胃肠已排空,饮下的温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对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次"内洗涤”,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有益身心健康。美国的一些大学医学院和研究机构制定的一套“长寿守则”中也有清晨喝杯水的忠告。
  
  以上内容均取自《安全饮用水与科学饮水》
  
  派斯家用直饮水机,能够有效去除自来水中余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及有益的微量元素,使用寿命是同类净水器6-8倍。机器体积小,占地少。为家庭提供健康,洁净的直饮水!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