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杭州城西17条主要道路苦练排水“内功”

分享:
2014-05-11 16:18:52 点击数:1826 作者:水事易

最近,路过紫荆花路的市民会发现,路边时不时会出现个围栏,开车经过时,还需要绕道通行。其实,这都是为了将要来到的汛期做准备。

说到杭州防汛,大家首先会想到城西,去年的“菲特”台风,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因此,今年相关部门的防洪排涝整治任务,重点就放在城西,涉及工程有66项,其中,55个项目计划在今年主汛期(6月15日)之前完成。而在这么多项工程中,提高城西17条主要道路的排水能力,特别关键。

更换“大嘴”雨水收集口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紫荆花路施工现场,围栏里一个全新的雨水收集口搁在了路边等待安装。

西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吴兴昊介绍说,此次紫荆花路(莲花街—余杭塘河)工程,共新增雨水收集口153个。与原来相比,这种新型雨水收集口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升。“以前,都为钢纤维与复合纤维,而现在换成了更加牢固、硬度好的铸铁材料,可以承受大型车辆的碾压。

同时,雨水口的口径也变大了,从原来的510毫米×390毫米增大到了860毫米×560毫米。这相当于其泄水能力从原来的10升/秒变成了20升/秒,提高一倍。”

吴兴昊表示,紫荆花路上的工程都在近日已陆续开展,预计6月中旬完成。

因为要涉及地下管道的开挖,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紫荆花路将会进行一个半封闭的施工,道路由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两车道。为了减少对大家出行的困扰,缩短工期,施工人员将进行24小时轮班赶工,确保能够最快最好完成。

17条道路汛期前全部完工

除了紫荆花路以外,还有16条城西主干道也在防汛施工之中:

古墩路(天目山路—文一路)、古墩路延伸段(文一路—董家路)、莫干山路(天目山路—石灰桥)、文一西路(古翠路—五常港)、文一路(古翠路—保俶北路)、学院路(天目山路—余杭塘河)、文二西路(古翠路—五常港)、文二路(莫干山路—古翠路)、文三西路(古翠路—五常港)、文三路(莫干山路—紫金港路)、曙光路(北山路—保俶路)、教工路(天目山路—余杭塘河)、丰潭路(天目山路—余杭塘河)、天目山路(莫干山路—古翠路)、天目山路延伸段(古翠路—五常入口)和萍水东路。

目前,17条道路所有工程完成50%,预计在6月15日汛期前可以全部完成。

老小区

将用橡皮坝挡水

除了道路积水外,城西的几个老小区,汛期也很让人担忧。而在益乐新村,一种新型的防汛装备,将被启用。

它就是橡皮坝,其可通过充气的形式,被铺设在小区通道外围。它平时与地面高度一样,但当遇上外面道口积水时,就能充气长到40厘米,把积水挡住,其主要作用为阻止路面积水的倒灌。

据了解,这种新型橡皮坝试点安装工作,从3月下旬开始,正在益乐新村紧张进行中。如果效果好,还将考虑在其他小区投入使用。

来源:新浪新闻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