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今日关注:合肥大气魄治水,步伐越走越坚定!

分享:
2014-11-13 14:06:50 点击数:1790 作者:水事易

从县长、镇长变身“河长”,这一称呼改变的背后是合肥矢志不渝“治河治污”的大气魄。给每条河流找到“责任人”,让巢湖蓝藻无可遁形,对投资几亿十几亿但环保不达标的大项目严厉说“NO”,合肥在治水的道路上,从未如此坚定。

24条支流汊河新纳入“河长制”

听说过县长、镇长,其实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号便是“河长”。去年3月份,合肥在全国首创“河长制”治污,“河长制”明确规定了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18条主要河流(饮用水源地)的“河长”,其主要职责是加强河道综合治理、促进断面水质改善和推进规划项目实施等。

推出河长制,合肥先后出台了《“河长制”考核办法》、《“河长制”考评分细则》、《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尤其是,市委市政府还同时明确规定对3种情形实行“一票否决”,6种不同形式实行问责。“河长们”压力陡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巡查河道,解决重难点问题的现象成了各县(市)区司空见惯的常事。

纵向建立三级河长体系,横向把环保、水务、建设、城管等10余个多个部门纳入其中,整合各方面力量,工作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合肥市环保局副局长张邦国介绍,2014年合肥又新增加24条支流、汊河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开展河流水质监测预警,设置31个“河长制”水质监测断面,每月进行监测,今年年底前将建成15套河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水质好转河流旧貌换新颜

严苛的“河长制”下,是各入湖河流水质的持续好转。来自合肥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进入巢湖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全市列入“河长制”考核的18条河流共设置31个考核断面(29个河流断面和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断面),9个达到III类水质标准,13个较去年好转,其中南淝河和十五里河水质氨氮等指标浓度均下降30%以上。

据悉,合肥市纳入《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考核的11个国控断面,2013年度有6个达到考核要求,比上年增加4个,2014年上半年有6个达到考核要求。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2013年巢湖主要环湖河流与上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此外,各辖区河道环境得以改善。截至目前,包括18条主要河流(饮用水水源地),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共103条,共整治排污口302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1992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108万平方米、河道(沟渠)清淤977.9公里,搬迁取缔畜禽养殖点672个。通报“河长制”问题266个,完成整改212个,整改完成率79.7%。河道两侧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不少河流环境旧貌换新颜。

加大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

河流多,带来管理上的大难题。尤其是合肥的城乡河流环境差异较大,制定具体的治河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合肥推进“一河一策”,建立水环境治理“合肥模式”。很多“河长“深入一线巡河,摸清生活污染、农业面源和工业点源污染,分别以图片、表格、文字形式绘制个性化“河长工作图”。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实行“一河一策”。

合肥市还制定了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重污染河流达标治理方案。其中南淝河综合治理目标要求2015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氨氮≤6.5mg/L),2020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十五里河、派河的综合治理目标要求2015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2020年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

此外,合肥还专门开展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在湖区布置了12个测点,每两日对巢湖水质开展应急监测;沿湖区县(市)均成立了蓝藻打捞队,配置蓝藻打捞机械化装备,适时对西半湖滨湖新区沿岸、东半湖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实施近岸打捞,共打捞藻水混合物7.8万吨;在塘西河入巢湖口建成藻水分离港工程,日可处理藻水混合物3360吨,年削减氮磷200吨。监测数据显示,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藻密度明显减少。

对环境污染项目说“NO”

优美的环境千金难买,对于一些污染项目,即使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合肥同样说“NO”。

2013年,全市环保部门拒批三十岗乡水上游乐中心、安徽帝元生物(高新)等项目42个、总投资25.5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编制实施马钢(合肥)公司转型发展方案。2013年12月31日安徽锦邦化工全面停产搬迁,2014年1月丰乐农化老厂区和肥西县晋煤金龙源化工厂停产搬迁,标志化工企业全部实现退城进园。

合肥还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准入,不再发展乡镇工业园区,对现有乡镇工业园区予以整合;建立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的前置条件,坚决实行“四个一律不批”。

此外,对于合肥人的水源地的保护,合肥从不含糊。修订发布《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编制《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保护区综合规划》和《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导则及控规》,增加二级保护区面积40平方公里。完成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2013年共关闭或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场(点)、小作坊、地沟油加工、物资收购等环境隐患点近300个,截流排污口14处,整治垃圾堆放30多处。

相关阅读:

今日关注:今年中国工业废水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http://www.waterseasy.cn/NewsDetail?kid=6422

今日关注:我国被钢筋水泥吞噬的“海绵城市”

http://www.waterseasy.cn/NewsDetail?kid=6396

今日关注:增加生态环境考核究竟意味着什么?

http://www.waterseasy.cn/NewsDetail?kid=6358

今日关注:盘点南水北调工程一渠清水向北流

http://www.waterseasy.cn/NewsDetail?kid=6310

今日关注:中国积极筹划建海绵城市防暴雨内涝

http://www.waterseasy.cn/NewsDetail?kid=6286

更多行业资讯:http://www.waterseasy.cn/News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