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水制度的确定在20世纪上半期,人口的增长及分布、开发水资源地域的扩张以及香港的财政经济状况这三项因素,导制供水制度的确立。
(1)成立水务署:监督执行水务工作。透过1902与1903年新增的法例,厘定了水务部门服务范围及职权。水务工作遂得以从19世纪下半期着重提供公共供水服务,转至照
顾私人用户的服务,确立了20世纪供水系统的发展方向。香港水务署的主要职责是开发水源和设计、建造、维修及操作供水系统,保证广大市民用水。
水务署既是一个政府部门,也是一个公用事业。因此,水务署热情为广大用户实行每日24小时电话热线服务。另在香港和九龙设供水故障投诉中心,必要时由紧急维修小组赶赴现场解决问题。
1993年7月水务署成立了客户联络小组,成员是由客户电脑资料库中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出的客户。每季度客户联络小组活动一次,了解用户对水的需求(包括水质、水压、水量、水价、服务)和对供水服务水平的期望。可以通过参观水厂、讲解饮用水处理过程,说明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水质标准,使用户放心。
香港水务署服务承诺:国水务署的抱负一一满足客户对优质供水服务的需求,务求有卓越之表现。国水务署的使命——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可靠充足的优质饮用水和海水;提供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维持及激励一支能干、高效率及完全投入的工作队伍,以服务社群时刻关注对保护环境方面须负的责任;善用资源和科技,力求不断改善服务。
(2)建立饮水收费制度:在每户设独立计算用水量的仪器(水表),按用水量收费,代替原有私人用户的免费供水方法。饮水收费既可监察居民用水情况,减少浪费,又可为水务部门开源,创造资源。
(3)关闭全港市区水井,以确保市民饮用水的水源洁净。
(4)增加公共水龙头(街喉)的供水服务。
以上机制,建立了一套强调管理效率及提供全面供水服务的新制度,确立了统一供水、用者自付及开源节流的原则。
2.水质监督在19世纪末期,政府逐步将全港收集到的雨水及天然水进行过滤,以控制饮水量。除过滤原水、减少饮水杂质外,政府亦会定期抽取饮水样本化验、了解饮水水质状况。有关饮水化验工作,主要由英国皇家化验师执行。在20世纪初期,化验的样本包括了薄扶林、大潭及九龙水塘等主要供水系统,政府并定期向外公布各水塘水质的化验结果。在1921年前,化验于每年的1.4.7.10等月份举行、1921年以后,水质化验改为每月一次,而化验样本仍以各主要水塘为主。根据政府在1903年以后公布的化验结果显示,全港各水塘的水质佳,可供饮用。
虽然20世纪初期政府对饮水质量进行了控制,但市民对饮水卫生与健康的相互关系仍然认识不足。政府对市民这种行为,只有采取恁罚措施、据1910年末期的罚则,凡污染水源者罚款港币5元。到1930年末、1940年初,市民才普遍重视饮水洁净的概念,因此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水质,就全靠政府有关当局及危机感较高的立法局议员的努力。
香港水务署称,香港饮水供应系统是一个由水源经饮水处理程序至用户的多重保障体系,可以确保水质安全和符合世卫组织的标准,市民可以安心饮用。所有原水,包括东江水和水塘水,均在水务署的滤水厂进行严格处理和消毒程序,确保饮水水质清澈、无味、卫生和不含病原细菌,才供给市民饮用。
水务署有一个广泛和全面的水质恒常监测机制。在2006~2007年间,水务署在整个供水系统中抽取了超过16.5万个样本进行不同种类的化验,以确保水质安全和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在化学和细菌含量方画所制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过去3年,水务署抽验的所有饮水样本均不含任何大肠杆菌和埃希菌。
家用净水机、厨房净水器、中央净水器及无盐软水机、软水器等净水设备导购平台—家用净水设备网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