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珠三角水处理创新交流会拟永久性落户东莞

分享:
2014-08-27 11:39:15 点击数:1616 作者:水事易

首届珠三角(东莞)水处理创新交流会将于9月4日~5日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举行,120家知名企业报名参加,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截至目前,东莞拥有约40座污水处理厂,为全国地级市之最,处理污水能力达80%,“水交流会”计划永久性落户东莞。

“水谷”平台将在会上上线

据悉,首届“水交流会”以“水处理产业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包括两大专项活动。“技术竞赛”为活动之一,由承办单位中以产业园和东莞水投共同向全球范围拥有先进技术者悬赏,以求解决水处理中的“除砂”难题。

另一活动为“水谷—水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耗资200万元,将分期推出不同服务板块,首期“信息检索、专家评价、项目合作、成果展示”4个板块将于首届“水交流会”上发布上线。

据介绍,该平台由东莞水投与中以产业园合作搭建,以“大数据、大整合、大金融”为开发理念,以水技术创新相关信息咨询专业数据库为基础,整合水技术供需方、专家团队、专业服务机构、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易,最终通过引入金融资本,实现技术的产业孵化。位于松山湖的中以产业园项目,占地195亩的一期硬件建设工作,将在2016年基本完成。

东莞污水处理率达80%

据统计,首届“水交流会”吸引了200多位包括水处理行业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董事长级别以上的人士报名参加,其中包括北控、首创、桑德国际、碧水源(300070,股吧)、博天环境、天津津膜等120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水务企业,另外以色列的一批企业也将与会。

中国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水工业委员会主任董元喜表示,东莞是珠三角的经济重镇,也是全国水行业的一大重镇。东莞的污水处理厂约有40座,在全国地级市中最多。东莞的水行业起步很早,市场化程度高,在全国率先用BOT模式建设污水厂,政府已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设污水厂,水处理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目前,东莞污水处理能力约250万吨/日,在建能力约100万吨/日,处理率达80%左右。

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会

中以产业园董事长潘华耿表示,本届“水交流会”邀约了一大批国际、国内企业过来参加,目的是为了把国际先进创新技术与东莞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好地为东莞服务。

“本届水交流会将有效实现水处理技术供需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甚至直接通过水交流会实现项目的承接。”潘华耿表示,参加本届“水交流会”的参会人员大多拥有先进的技术,或占有很大份额的水处理市场,这为“水交流会”永久性落户东莞提供了基础。

(慧聪水工业网新闻将在慧聪水工业商城APP内第一时间发布,iPhone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