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资源紧缺,密云水库蓄水量多年不及总库容的三成,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和水源保护带来了压力,由此带来的污染日益显现。记者上午从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密云水库将围网进行全封闭管理。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2013年全市水资源量24.81亿方,常住人口2114.8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17立方米。1999年以来连年干旱,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矛盾。其中,总库容43.75亿方的密云水库,多年来蓄水量一直徘徊在6.5亿-12亿方之间。而官厅水库随着上游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污染增加,1997年被迫退出了首都饮用水供水系统。
同时,水污染现象突出。据监测,仅密云、怀柔水库上游北京境内产生大量垃圾中,60%以上都堆放在河道或沟道附近,是河道和水库污染的主要来源。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和水源保护带来了压力,由此带来的污染日益显现。
为了保护首都生命之水,建设水生态文明,要通过加快水库生态系统修复、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
本市规划到2020年山区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27条,在密云等10座饮用水源水库上游,系统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如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将实施155米高程线围网安装工程,实现全封闭管理。
记者了解到,早在17年前,市政府投资280万元,在密云水库建起8公里围网。但很多游客仍然抵挡不住水库美景的诱惑,到水库岸边游玩。此次“行动”将历时3年时间,为密云水库筑起一道长398公里的防护网,以防止游人入库观光游玩、畜禽入库觅食等污染水源、破坏环境的情况发生,实现全封闭管理。
还将增建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封闭管理站;加强生物净水能力建设;实施水库上游中小河道治理;完成上游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建3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平方公里,上游地区74条小流域全部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标准;并试点生态补偿机制。
此外,本市还将加大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正在编制平原区1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并在大兴和石景山进行了试点。正在进行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立法,旨在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明确部门和属地责任分工,统一规划建设城乡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