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水污染形式严峻! 环保官员何时不再被送污水

分享:
2014-06-19 12:59:22 点击数:1335 作者:水事易

6月12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2014年首场百姓问政开播,市环保局局长陈亚利带领四名副局长“赴考”。在问政现场,栏目组播放了这样一段暗访短片:孟津县麻屯镇下河村打出来的井水散发着阵阵恶臭,这样的水不仅不能喝,连用都没法用。短片播完后,一名问政嘉宾给陈亚利送上了三瓶井水,问他:“这样的水能用吗?”台下有民评代表喊了一句:“要不局长先尝尝?”引起了一片哄笑。

被污染的水当然不能喝,给环保局长送污水,应该也不是要局长真喝,而是让官员对水污染有深刻的印象,以民意倒逼官员履行职责,及早解决问题。比起一团和气的问政方式,这样的辛辣问政手段更够味、更有效,这是公民问政质量提高的体现,展现了政务改革的光明前景。

面对问题,有些官员习惯性地推卸责任、自我保护。一名副局长打起官腔:“我们对此很重视,已经开了专项治理会议,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过这个事情属于属地管理,要由当地政府进行规划、检查、水利建设……”似乎他们已经做得很好,出现问题有种种原因,而且主要责任在别人身上。

黑心企业为了节省治污成本,想方设法偷偷排污;一些地方领导政绩观错位,重GDP和税收,轻环境保护,袒护排污企业,等等,有些地方环保部门工作确实有很大阻力。环保部门履职有困难是可以理解的,但遇到问题就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而不是想办法克服困难、尽力解决问题,确实太冷血。要知道,下河村村民受水污染困扰已达6年,用水只能到邻近村庄用大桶拉水,民生疾苦如久旱盼甘霖,官员岂能打太极?这名副局长的回答当然不能让问政嘉宾满意,两次将其发言打断,直问这件事情究竟归不归你们管理。

问政嘉宾不依不饶,促使陈亚利表态了:“我们有责任,我们会立即调查,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下河村拖了6年的饮水难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希望。但愿当地环保部门能切实履行诺言,恢复下河村村民的饮水安全。

解决下河村水污染问题,是在百姓问政这样特殊的场合得到承诺的。全市百姓的目光,确实给官员不小压力,不尽责解决问题,是过不了关的。在政务改革中,让政务更多地走进百姓,公开接受监督,可以促进许多问题的解决。

但也应当看到,在电视直播的问政现场,问政嘉宾提出的问题令官员无法搪塞,可是平时群众上访,某些官员的搪塞往往让群众无可奈何,导致有些问题屡次反映,却久拖不决。由此可见,仅靠百姓问政之类的活动,水污染问题还是无法根本好转,更重要的是环保官员平时的尽责尽力。

如果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问责,促使环保官员增强责任感,经常深入实地明察暗访,倾听百姓反映的问题,依法对排污企业严厉查处,督促其整改,受污染的环境就会逐渐得到改善。环保部门的任何积极作为,百姓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要努力了,百姓请环保官员喝井水、下河游泳之类的事,就会逐渐减少。

来源:福建日报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